想一想,如果你没有家庭背景,资源有限,在一个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要如何才能出头呢?
过去世俗告诉你的答案是“努力”: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;或者是“能力”:有一技之长,走遍天下也不怕。
但当你进入职场成了打工人后就会晓得,只靠努力和能力不足以出头,有关系的人吃香,站队、跟人的投机者大行其道,职场更青睐“聪明和忠诚”。
而如果你去创业做生意,就会发现赚钱多的行业都有规则,同样有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,同样有人情世故的存在,隐形壁垒让你望而却步。
打个比方,你要去做一个工程,那你以为只靠参与竞标就可以拿到活儿并赚到钱吗?很难。
我曾参与过某大公司的竞标,其流程之繁琐,效率之低,让人难以忍受。各个部门都是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让我有一种回到九十年代在国营大厂各个部门跑着请人盖章的错觉。
AI时代,这可能是对普通人最公平、最友好的一条赛道了!(深思)
注意我说的是“普通人”,如果你是一个行业的头部人才,那到哪里都吃香。比如我认识一个哥们,他在大厂做游戏,是业内的顶级高手,后来不想打工就出来创业,赔了几百万后又回去上班了。
这才是人生如戏,游戏人间,心态非常放松,那种松弛感是选择自由带来的,而选择自由又在于他的技术实力。
普通人就很难,普通人之间的竞争最厉害,最容易零和博弈,大家的智力和实力都差不多,那就只能在“阴招”的层面努力。
所以导致的一个局面就是当格局相对稳定之后,后来者就很难出头了,这就像日本的“年功序列”,除非上一辈失权、退休或死亡,后面的人就只能慢慢熬。
但从互联网到AI时代,新媒体蓬勃发展,对普通人来说,做自媒体可能就是相对最公平、最友好的赛道了。
在自媒体领域,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。
无论是直播、网红,还是自媒体创作者,成功的最大因素就两条,其一是天赋,其二是运气。
有的人擅长沟通,有的人擅长表演,有的人擅长胡说八道,有的人擅长唱歌,有的人擅长写文章……大家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优势就可以混口饭吃。
而要想“一夜成名”就需要靠运气的加持了,老方说运气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概率,不知道什么时候,不知道轮到什么人,可能突然就爆火起来,其原因说不清道不明,只能用玄学来解释。
自媒体门槛不高,无论打工人搞副业,还是大学生创业,或者是中年人“转型”,都可以在这个行当找机会,碰运气。
因为行业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,几乎没有规律可循,所以“方法论”大都是扯淡,没有人可以靠别人的方法论复制成功,有效的方法论都会很快过时,因此新人总有机会。
最难就是积累,自媒体难以形成复利效应。
老方说在自媒体领域没有什么“八级钳工”,100万粉大V的水平并不见得比100粉的普通自媒体人高。真的,网络上太多人都是装聪明,或自以为聪明,实际上还是平庸。
没有什么导师、专家和嘴替,大家本质上都是文字工作者,或者说是内容生产者,每个人都是习惯性吐槽的普通人,无论道德修养还是文化素质都一般。不是说干得时间越长就越厉害,没有这回事。
而且因为平台的存在,因为外部因素的干预,这一行的不确定性、风险性也很大,不乏一些千万粉网红一夜清零的例子。
还有个坏处就是你的核心观点和创作思路很容易被人“拿来主义”,被AI洗上几遍,这就导致可能原创者不火,复制者反而火的情况。另外不同平台有不同的算法,你最好是多平台分发才能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。
但是,难以形成积累也是看情况,如果你只是跟风、追热点,那这样的事做10年还是老样子,甚至是不断贬值。而如果你是聚焦一个领域深耕,也是能有复利效应的。比如有人靠研究一本书就能成功,这就说明了多不如精。
视频与文字的最大差异是什么?
新媒体行业是去中心化的,也是多元化的,军事有一个世界,职场有一个世界,游戏是一个世界,三农是一个世界……没有人可以垄断一个世界,最多是金字塔结构,而且是“各领风骚只数年”的金字塔结构。
而要做自媒体,需要明白自己是适合文字输出还是视频输出,前者在获取信息的门槛上要高一些,后者则容易很多,这也是现在视频大行其道的缘故。
不过文字的穿透力更强,逻辑性和信息密度比视频强,但流量压力比视频要大。
从用户规模和习惯来说,文字内容仍然有自己的阵地,奈何大势如此,大多数人习惯了刷视频,他们很难回到阅读时代了。
一切看你的表达适合哪一种吧,文字可以转成视频,视频也可以转成文字,不过这就需要团队来运作才行。
最后,如果你打算在自媒体领域冒险,那请订阅专栏,大家彼此交流,互相吹口哨激励。
富灯网配资-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-全国炒股配资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